十九世紀中葉,法王拿破崙三世(西元1808-1873年)在巴黎推行城市改造計畫,改造之一的巴黎歌劇院(Paris opera house),在1861年時公開投標劇院建築的設計作品,最後由查爾斯葛尼耶(Charles Garnier 西元1825-1898年)當選為設計巴黎歌劇院的建築師,因此巴黎歌劇院又稱為葛尼耶歌劇院(Garnier opera house)。
巴黎歌劇院
巴黎歌劇院的建築規模可稱得上是世界最大的歌劇院,其佔地有三英畝,劇院內可容納2000位的觀眾和450的位演出者。而巴黎歌劇院在整地挖掘地基的過程中,滲入了地下水層,所以在歌劇院幽暗的最底層,便成了一池湖水。
葛尼耶的設計風格又被稱為第二帝國(second empire)的建築風格,他融合了古希臘、羅馬和巴洛克的建築精華。歌劇院內鋪設大理石的花紋地板、陳列造型優美的青銅雕像 、懸掛華麗的水晶吊燈、 畫作精緻的天花板壁畫、和雍容華貴的紅絲絨布座椅,分别安置在五層樓高的觀眾席上, 讓巴黎歌劇院的整體,呈現出歐洲宮殿般的豪華氣派,既古典又優雅。
巴黎歌劇院屋頂上的雕像
目前巴黎歌劇院的表演節目涵蓋芭蕾舞蹈和古典音樂會,偶而也會有歌劇的演出,不過要在巴黎聽歌劇的話,則以巴士底歌劇院(Opera Bastille)為主要的演出地點,可上網購票。
相信很多蜂擁而至巴黎歌劇院的拜訪者,不乏受音樂劇〝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的影響。此音樂劇原為法國作家葛思頓勒洛斯(Gaston Leroux)的小說作品,劇情是描寫一位才華洋溢但臉部有缺陷的音樂作曲家,因其醜陋的外表而神祕的隱居在巴黎歌劇院的地窖深處,後來愛上一名小牌女歌手,而衍生出一連串的情節。“歌劇魅影”的故事在1909-1910年時,連續刊載在雜誌上,然後集結成書,故事的內容引發讀者的聯想,甚至被拍成電影。1986年英國名作曲家安德魯韋伯(Andrew L. Webber)將故事改寫為音樂劇而暢行於倫敦,經韋伯詮釋後的演出更風靡全球,讓巴黎歌劇院名揚於世,更增加了歌劇院的神秘色彩。
|
|
相關連結
1. The Paris Opera official site.
2. A pag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with links to 360-degree images of the Paris Opera
3. Christopher Curtis Mead's dissertation on the Paris Opera.
4. A description of the Paris Opera at Architecture Week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