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還沒有發明現代紙之前,記載經典的方式很費工耗時,因為必須把要記錄下來的文字,刻在動物骨骼、石頭、青銅或竹子上, 雖然埃及和西方文明古國已經有莎草紙的存在,不過紙在中國的出現,則要等到西元105年左右的東漢時期。當時蔡倫製定了一套造紙工序,從製造紙漿、進行抄紙、瀝水,到形成一張張的現代紙。造紙技術發明之後,中國的作家們意識到可以運用紙和墨來拓印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到西元9世紀時,首次出現整頁由木板或石頭刻成的雕版,並印刷出很多漢文書籍。這些雕版雖然可以重複使用,也可以印製很多版,但被雕在板上的內容已固定也費時,缺乏變動性,所以到了宋朝,活字印刷術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漢字很多,不過幾世紀以來,對大部份的出版商而言,使用活字印刷的還是較為普遍和便宜的印刷方式。
元朝的紙鈔雕版 (攝於上海博物館)
齊侯匜(水器)
西周晚期(西元前900年-前771年), 攝於上海博物馆
活字印刷術是由中國北宋時期的一位平民畢昇 (西元990-1051年) 所發明的,時間約在西元1041-1048年之間。 “活字”按其意為可移動的字,製造活字來排版,除了增加靈活度之外,印刷完成後的字模,還可以重複使用在其他的書籍排版,使印刷文章變為既簡單又便利。 紙、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發明,都讓文字的記載更為普及,也加速了文學和知識的傳播。
宋代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Dream Pool Essays)中提到活字印刷術的製作方法和過程:<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大意是在敘述製造活字時必須先把字體刻在膠泥上,雕出的字體薄如一枚硬幣的厚度,一個字模只能有一個字,而後用火把刻好字的膠泥燒硬,同一個字可重複多做幾個以備排版之需。排版時會備置兩個鐵板互相交換使用,先在鐵板上灑上一層混合著松脂、臘和紙灰的黏合劑,再將鐵框置於鐵板上,把活字放入鐵框內排版,排滿一版時便放入火中加熱鐵板,待黏合劑稍熔化後,用一平板壓平活字表面,等黏合劑冷卻後,便把活字工整的固定住,這項工法的好處是,若要大量印刷時,速度極快,只要把墨汁刷在活字上,再覆上一層紙輕壓即可,一塊鐵板進行印刷時,另一塊鐵板則進行排字的任務,印刷工作完畢後,只要把鐵板放入火中稍烤,等黏合劑軟化後,便可取出膠泥活字。
歐洲的活字印刷術則是由一位金匠約翰·古騰堡和他的伙伴們在斯特拉斯堡,一個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管轄之下的德國城市(現今屬於法國的國土)所發明的,時間是在西元1450年之前,因為印刷機器還在測試階段,即使古騰堡已經蓄勢待發,不過合伙破局,他吃上了官司,於是在西元1450年時,他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因茨,重新開設印刷事業,並首次印製出完美的活字印刷書籍,比如聖經。不同於中國的膠泥活字,古騰堡是使用鋅、鉛和銻的合成金屬製造出活字,更把印刷術機械化,這種技術在當時已經超越了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在歐洲掀起一場資訊革命, 並延伸到15世紀末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