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还没有发明现代纸之前,记载经典的方式很费工耗时,因为必须把要记录下来的文字,刻在动物骨骼、石头、青铜或竹子上,虽然埃及和西方文明古国已经有莎草纸的存在,不过纸在中国的出现,则要等到西元105年左右的东汉时期。当时蔡伦制定了一套造纸工序,从制造纸浆、进行抄纸、沥水,到形成一张张的现代纸。造纸技术发明之后,中国的作家们意识到可以运用纸和墨来拓印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到西元9世纪时,首次出现整页由木板或石头刻成的雕版,并印刷出很多汉文书籍。这些雕版虽然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印制很多版,但被雕在板上的内容已固定也费时,缺乏变动性,所以到了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汉字很多,不过几世纪以来,对大部份的出版商而言,使用活字印刷的还是较为普遍和便宜的印刷方式。
元朝的纸钞雕版 (摄于上海博物馆)
齐侯匜(水器)
西周晚期(西元前900年-前771年), 摄于上海博物馆
活字印刷术是由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平民毕升(西元990-1051年)所发明的,时间约在西元1041-1048年之间。“活字”按其意为可移动的字,制造活字来排版,除了增加灵活度之外,印刷完成后的字模,还可以重复使用在其他的书籍排版,使印刷文章变为既简单又便利。 纸、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发明,都让文字的记载更为普及,也加速了文学和知识的传播。
宋代科学家沉括曾在《梦溪笔谈》(Dream Pool Essays)中提到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脣,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大意是在叙述制造活字时必须先把字体刻在胶泥上,雕出的字体薄如一枚硬币的厚度,一个字模只能有一个字,而后用火把刻好字的胶泥烧硬,同一个字可重复多做几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会备置两个铁板互相交换使用,先在铁板上洒上一层混合著松脂、腊和纸灰的黏合剂,再将铁框置于铁板上,把活字放入铁框内排版,排满一版时便放入火中加热铁板,待黏合剂稍熔化后,用一平板压平活字表面,等黏合剂冷却后,便把活字工整的固定住,这项工法的好处是,若要大量印刷时,速度极快,只要把墨汁刷在活字上,再覆上一层纸轻压即可,一块铁板进行印刷时,另一块铁板则进行排字的任务,印刷工作完毕后,只要把铁板放入火中稍烤,等黏合剂软化后,便可取出胶泥活字。
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则是由一位金匠约翰·古腾堡和他的伙伴们在斯特拉斯堡,一个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之下的德国城市(现今属于法国的国土)所发明的,时间是在西元1450年之前,因为印刷机器还在测试阶段,即使古腾堡已经蓄势待发,不过合伙破局,他吃上了官司,于是在西元1450年时,他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因茨,重新开设印刷事业,并首次印制出完美的活字印刷书籍,比如圣经。不同于中国的胶泥活字,古腾堡是使用锌、铅和锑的合成金属制造出活字,更把印刷术机械化,这种技术在当时已经超越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欧洲掀起一场资讯革命, 并延伸到15世纪末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