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地心引力(gravity),質量和質量之間互相吸引,大體積的質量如星球,就拿我們居住的地球來講,因為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會吸引體積小的質量(如人類)。因此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因地心引力的關係,任何有重量的物體從高處落下時若不受空氣阻力(air resistance/atmospheric drag)的影響,自然會產生自由落體(free fall)的作用。降落傘(parachute)發明的原理則是利用空氣中的阻力,使人或物體從空中落下時能減速而安全的降落地面。
在西方最早有降落傘這個構想的出現要歸功於義大利大師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他在西元1480年代中期(或許是西元1485年)於米蘭畫下了降落傘的製作草圖,這也是西方社會最早有降落傘的文獻記錄。僅管如此,降落傘運用空氣阻力的原理其實可以追朔到更早的時間。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的史學家司馬遷,已在他的著作《史記》(Historical records 西元前90年),提到一個傳說中的故事,在四千多年前,舜之父瞽叟為了殺害舜而將他逼上屋頂欲用火將他燒死,舜為了避火逃生, 手持兩頂大斗笠從屋頂跳下安全落地,其原理便是利用斗笠所承受的空氣阻力來減低降落速度的道理。
而在西元前200年漢朝宮中已有類似跳降落傘的雜技表演,所以降落傘發明之初衷是用來表演雜技或用來避免殺生之禍。之後,在西元1180年有一群阿拉伯商人長年在廣東經商,並在當地建築一座清真寺,有天一個小偷爬上寺頂並盗走了金雞的一隻腳,事成後他利用兩支無柄的傘從天而降,安然無恙。在西元1308年元朝的宮中也出現過跳紙傘飛人的娛樂活動,而在西元1650年中國領土之外的古暹邏(Siam 現今為泰國)也有跳降落傘的活動。
在西元1783年法國冒險家Louis-Sebastien Lenormand成功的從高塔降落地面,而把這項中國人已經使用千年歷史記錄的東西取名為“降落傘”,當然在他之後,陸陸續續有些冒險家把這種高空跳躍活動延伸到向更高的距離挑戰,如熱氣球和飛機。
|
|
相關連結
1.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are available in the Jean Paul Richter translation of 1888 at Project Gutenberg. The sketch of the parachute is in the Second Volume on page 1126. (Originally in Codex Atlanticus on folio 381)
2. Dave Gold was a parachute expert who wrote articles about parachute history. His papers are collected at Wright State University's library.
3. Lynn White, Jr. had an article about the Invention of the Parachute in the July 1968 issue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pages 462-467)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re were sketches of parachutes 15 years before Leonardo Da Vinci's sketch.
4. The Parachute History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