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建于大约1500年前的君士坦丁堡(以前称为拜占庭,现在称为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在当时是罗马帝国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在建造这座教堂之前,曾在同一个地点,盖过两座教堂,但均毁于暴乱和火灾之中,尤其是西元532年的尼卡暴乱,将目前这座教堂的前身,在原址焚烧殆尽。尼卡暴乱的发生,严重的威胁着当时的主政者东罗马君王查士丁尼一世的执政,因此,在暴乱之后,立即下令在原址重新兴建第三座教堂。具有物理和数学背景的希腊工程师米利都的伊希多尔(Isidore of Miletus)和崔乐斯的安提谬思(Anthemius of Tralles),被选为参与这项工程的建筑设计,费时6年的时间和一万名的人力,完成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在称霸将近一千年后,到了西元1519年,才由西班牙的塞维亚主教座堂取而代之。
在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西元530年代,君士坦丁堡(现今的伊斯坦堡),可能是当时地球上最大又最复杂的城市。在同一个时间点,能跟君士坦丁堡互相较劲的是正在衰退中的墨西哥的特奥蒂瓦坎,萨塞尼亚波斯帝国的首都契蒂芬,以及动荡的西元6世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长安,洛阳和南京这些首都,都是各个派系和家族夺权的地方。当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君士坦丁堡建造时,该城市是罗马帝国的首都,自从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30年迁都于此,即属希腊的一个城市,当地居民有可能讲希腊语而不是拉丁语。回到罗马,意大利半岛是哥德战争的战场,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军队,在指挥下击败了东哥德王国,然而后来被伦巴第人入侵,取代了君士坦丁堡在意大利的势力,所以罗马城并非兵家必争之地,而是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又称为拜占庭,在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将首都迁到此之前,有几个世纪以来,都是希腊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君士坦丁大帝将权利重心从罗马转移到拜占庭的动机,是要建立他的“新罗马”帝国,以摆脱政治生活充满贪污腐败的罗马,尔后,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在迁都之初还是以希腊语言、文化、和基督教派之一的东正教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政治和宗教派系开始撕裂这座城市,骚乱和暴动的阴谋,在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谣言四起。当新罗马时代在东地中海区域的开始之初,君士坦丁大帝并没有在他逐渐并最后信奉的一神教-基督教,与较古老的希腊多神教和罗马的传统之间做出明显的区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Sophia”一词,在希腊语里有“智慧“的含意,因上帝的神圣智慧,教堂现在奉献给上帝,但是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建造的第一座圣索菲亚大教堂(原本在西元325年被下令开工),直至西元360年才落成,成为一个让基督徒能敬拜他们所荣耀的基督教上帝的场所,同时对于强调信奉智慧之神,或许吸引更多在同一地点的旧庙里,原本就崇拜智慧女神密涅瓦(或希腊的雅典娜)的一些传统异教徒。虽然早期在西元404年和西元532年时的教堂被毁于祝融,但是西元537年重建后的教堂一直屹立至今。尽管在西元558年和西元869年发生地震之后,教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和翻新,在西元989年、西元1317年、西元1344年更进一步做整修和加强结构的工作,最后的工程发生在西元1847-49年。
西元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人成功的入侵君士坦丁堡,並將帝國的首都從埃底爾內遷至君士坦丁堡,新的統治者蘇丹王穆罕末徳二世下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從基督教教堂改為清真寺,因此教堂裡外的建築格局和裝飾,融合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特色。君士坦丁堡是一座橫跨亞洲和歐洲的城市,在西元1932年,土耳其共和國將首都遷至安卡拉,並將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堡。
教堂的内部格局:
大圆顶:传统的罗马圆顶建筑是圆顶盖在圆形的房屋架构上,而长方形的基督教堂则采用典型的巴西利卡式建筑设计,当查士丁尼一世为了显示他的国威,下令新教堂必须结合圆顶和巴西利卡式的设计蓝图,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的确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以几何平面图来看,圆形的四周可画出等边长的正方形,所以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这座圆顶便盖在方形的底座上。现在我们可以想像当图形是以立体的方式呈现时,大圆顶是耸立在空中,要支撑这厚重的实体物时,则必须在方形底座的下方构成四个拱门,但这还不足以支撑这个超大又厚实的圆顶,因此建筑师又在四个拱门的角落增建四个扶壁柱和两个半圆顶建筑,来把重力往内推,最后方形底座的四个角落和接触拱门之处所形成的弧三角,把这个地方巩固后,才有这座能矗立高达55米高度的大圆顶。
不过现今所看到的大圆顶并非当时所建的同一座,第一座大圆顶在盖成20年后,于西元558年因地震的关系而毁坏了,所以由另外一位建筑师Isidoro El Joven(Isidor the youger) 来重新规划建造,不同之处是他在圆顶里设计了40扇窗户,除了有增加室内光线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减少大圆顶的重量,以防未来的地震来袭。
敏拜尔(布道讲台):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或学者向信徒传授可兰经的布道讲台
叫拜楼: 清真寺特有的塔楼,设有扩音器,每天会定时召唤信徒朝拜。
马赛克壁砖: 在基督教时期,教堂内贴满了金碧辉煌的马赛克壁砖,转变成清真寺后,大部分的壁砖被剷除并涂上石膏,并以鄂图曼装饰取代。
|
|